免费注册 登录 搜索 暑假 帮助
课程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资讯 >> 扎根农村30年——“平民校长”姚止平

扎根农村30年——“平民校长”姚止平


http://www.dajiaoshi.com ┊ 发布日期:2008-1-9 ┊ 编辑:班长

  【南通教育网讯】 2008年1月7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发通讯,题为《扎根农村30年——“平民校长”姚止平》,报道因公殉职的原如东县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姚止平的感人事迹。以下是该通讯全文。

  人民日报记者袁新文 2007年10月23日,江苏省如东县栟茶中学校长姚止平因车祸溘然长逝,诀别了毕生挚爱的教育事业。全校师生深情缅怀,数万群众自发悼念,中共南通市委、如东县委分别做出向姚止平学习的决定。
  一位普通乡镇中学校长,为何赢得这样的爱戴和尊重?人们说,姚止平是一位“平民校长”,他为平民教育擎起了一片天。

  “我在乡村快50年了,叫我离开,还真有点舍不得”

  53年前,姚止平出生在北京一个高干家庭。父母因忙于工作,把8个月大的姚止平送到如东县栟茶镇姑妈家寄养。栟茶这方水土养育了他,为乡村办教育、改变农家子女的命运,成了姚止平的一个梦。

  姚止平有多次回京机会。小时候他舍不得姑妈,长大了又舍不得事业。机会一次次放弃了。

  妻子缪显清楚地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姚止平的父亲恢复工作后,想让他回京工作。姚止平当时已是学校的骨干教师,离不开学生,于是给父亲回信说:“我在乡村安了家,工作也很顺,就不回去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北京工作的二哥打来电话说,北京某中学缺少优秀英语老师,让姚止平到该校任教。姚止平想,农村中学更需要英语教师,我走了,谁来补这个缺?进京机会又一次被放弃。

  2001年,中央某部委一位领导看中姚止平的管理才能,力荐他去北京一所高中任校长。80多岁的老母亲对姚止平说,这恐怕是你人生中最后一次进京工作的机会了,能来就考虑一下吧,我们一家人也能团聚了。他对母亲说:“我在乡村快50年了,叫我离开,还真有点舍不得。”

  多年来,姚止平还谢绝了南京、海南等地的多次高薪聘请。南通市教育局局长王炎斌多次想调他到市里任职,最终也没能说动他。一位当部长的老校友回到母校,拉着姚止平的手说,“像你这样的高干子弟,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在农村一线的,在全国也不多见!”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任校长13年来,姚止平将一所普通农村中学打造成人民满意的名校,让成千上万农家子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夺魁,在上海马拉松邀请赛上取得佳绩;学校连续9年蝉联县运动会冠军,学校课间操被誉为“苏中第一操”;学校近3年学科竞赛获国家、省级奖达146人次,100多名学生在南通市、如东县声乐、器乐、舞蹈比赛中获奖。栟茶中学从江苏省重点高中晋升为省四星级高中,被评为“江苏省人民最满意的品牌学校”。

  栟茶中学成功的奥秘何在?走进学校办公楼,两句标语赫然入目:“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这是姚止平的办学名言,也是他的行为准则。他常勉励师生:“哪怕是扫地,也要扫个全国第一。”

  姚止平常说,农民供孩子上学不容易,学校必须保证他们投入的高收益。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优化,就实现了学生利益的最大化,也就实现了群众利益的最大化。为此,“精致管理”成为他追求的目标。

  学校每周一召开教职工大会,重要议程之一,是对上周学校行政领导所听的课逐一评点。姚止平每次都带头讲、带头评。近年来到校试教的100多名教师的课他都仔细听过,每年他听课、评课达700多节,对全校的教学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虽然没有一流的球星,但要有一流的球队。”姚止平这样要求教师。初进栟茶中学的老师,都要上“五课”:第一周上“亮相课”,一个月后上“过关课”,一年内要上“比武课”、“展示课”,即使成为教学骨干,还有持续不断的“观摩课”。

  栟茶中学地处偏僻乡村,前些年引进和稳定教师不容易。有一年暑假,听说一名优秀中师毕业生待业在家,姚止平冒着大雨,跑到几十公里外的乡下,恳请这位中师毕业生到校任教。这家人被姚止平的诚意感动,对孩子说,“有这样爱才的好校长,到这样的学校当老师,肯定有出息。”这位当年的中师生,如今已成为骨干教师,还担任了学校团委书记。

  老师们说,姚校长的“精致管理”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合力,跟着他干,我们觉得有奔头。

  “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们每个人都是农村家庭的全部希望”

  栟茶中学的学生95%以上是农民子弟。实施平民教育,帮农村孩子实现梦想,成了姚止平矢志不移的追求。

  家境贫寒的孪生兄弟吴双茂、吴双盛,终生难忘姚校长的关爱。他俩中考时,一个刚到录取线,一个差10分。父亲带着哥俩来找姚校长:“这两个伢儿是我家的指望,您都收了吧。”姚止平看到,他手中捏着的尽是一毛五毛的零钱,父子三人都穿着相同的鸡饲料广告衫,一阵心酸。他和其他领导商量后决定,破例让哥俩双双入学,减免他们的学习费用,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一次,他看到兄弟俩合吃一份菜,随即和学校后勤部门商量,给兄弟俩就餐卡上每月各打上200元。兄弟俩3年后分别以优异成绩被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

  新学年开学,高一新生缪晨迟迟没有报到。姚止平让人了解后才知,缪晨家十分困难,他想弃学打工。姚止平和校领导研究决定,免去缪晨高中3年学习、生活的全部费用。缪晨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理工大学

  栟茶中学每年用于资助在校贫困生的费用达50余万元。近5年减免贫困学生学费、发放生活补助290多万元,受资助学生达5100多人次。“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们每个人都是农村家庭的全部希望。”姚止平常说。

  “如果把节省下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能让一大批学生受益。买车的事,还是等等再说吧”

  姚止平的家在校内的一幢老楼上,只有几十平方米,他一住就是20年。近几年,学校为教职工建了120套住房,许多老师搬进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新居。大家劝姚止平换套大的,可他说:“要让教师安心工作,首先要解决好住房。我住旧房子,离学生近,心里踏实。”

  姚止平为学校行政办公楼取名“风正楼”。弘扬正气、校风育人,成为他办学的座右铭。

  在姚止平任校长的13年里,学校基建面积达8.7万平方米,滚动投入5700多万元,学校固定资产增加50多倍,但从没有出现“楼房建起来,干部倒下去”的现象。他常对班子成员说,我们所有干部都不拿回扣,心里亮堂,人家也敬重你。学校明文规定,凡超过2000元的采购都必须招标。大到基建招标,小到纸张采购,全都按章办事,有规可循。

  在一些人的眼里,姚止平是个很“胆小”的人。某建筑公司董事长在栟茶中学建楼。一次,他趁姚止平不注意,将一个信封丢下就走了。姚止平发现后,立即打电话让他到学校来,坚决退回了数额不菲的红包。

  在同事的心目中,姚止平是个自律严格甚至苛刻的人。很多人不解:“学校资产过亿,作为名校校长,为什么不买一辆车?”姚止平自有他的道理:教师挤公共汽车,校长坐专车,会与群众拉开距离。

  南通市教育局曾拨专款20万元给栟茶中学买车。姚止平让会计算了算,觉得买车不划算。他说:“如果把节省下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能让一大批学生受益。买车的事,还是等等再说吧。”

  在人生最后一天的清晨,为赶到南京开会,姚止平匆匆忙忙地乘一辆租来的车上路,这一去再也没能回来。有人说,假如学校有一辆专车,或是乘一辆好点的车,姚校长也许不会出事……

  来源:人民日报 转自人民网(J-03)

热门课程

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苏ICP备05033018号
Copyright 2005-2014, 版权所有 DaJiao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