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登录 搜索 暑假 帮助
课程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资讯 >> 走进如东 探寻高中教育新模式

走进如东 探寻高中教育新模式


http://www.dajiaoshi.com ┊ 发布日期:2007-4-23 ┊ 编辑:班长

  在基础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而“南通教育则要看如东”。江苏省南通市特别是如东的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究竟如何呢?4月13日~15日,合肥市教育系统近50位知名校长赴江苏如东考察了该县的如东高级中学和栟茶高级中学。现摘录部分考察感受以供读者参考。

  “栟茶现象”发人深思

  我们考察的如东中学,我认为是一所立意较高、平台较高、境界较高的学校。而栟茶中学,如果允许我打个直截了当的比喻,就如同合肥的六中和八中高一入学的生源,三年后高考升学率却达到乃至超过了合肥一中。这是一所普通生源却能创造一流的教育教学业绩的学校。应主人的盛情邀请,我给栟茶中学题的词是:“促进普通学生很不普通发展的范例”。所谓“栟茶现象”,的确值得我们很好研究。

  我们要研究栟茶中学独特的校园文化。从中央电视台、江苏台、上海台的深度采访看,无论是″校风育人,精致管理,朴实教学″的理念,还是″团队精神,攀登意识,平民情结″的思想,都已经成了他们独特的校园文化,都浸润在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这是十分难得的。各位校长同仁,我以为学栟茶,恐怕不能就事论事、就升学率论升学率,恐怕只有从这种文化心理的层面去研究和借鉴,才能取到真经。

  师生关系如同“鱼水关系”发人深思。我们看到,中央电视台随机采访了学校附近的农民兄弟。当问到老师对学生如何时,一位农民脱口而出:“鱼水关系呀!”各位校长同仁,我觉得这句话,恐怕是栟茶中学全体老师深沉的“平民情结”的必然结果,是老百姓对栟茶中学老师的最高奖赏,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症结所在,实在发人深思。

  一副对联。《教育视线》组织各位,昨天在如东考察学校,今天又马不停蹄地到南浔游览,忙碌而充实。我在车上想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到如东观海滩沐海风思考栟茶现象”,下联是“达南浔走小桥荡小舟感悟古镇风韵”,横批是“不虚此行”。(作者系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专家 何炳章)

  贵在坚守

  这次随考察团到江苏省如东县参观如东县中和栟茶中学,感触颇深。两所学校有着共同的特点,这就是高考升学率位于全省前列的背后,蕴涵的是教师高贵的工作精神和学校深厚的管理文化。有两点给我印象很深,一是贵在坚持坚守,在这里,本土化的教师坚持平民教育的价值取向,坚守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这些无疑是两所学校稳步发展的原动力;二是益于管理文化,作为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管理在这里得到充分显现,也就是您凝心聚力的团队精神,争先进位的攀登意识,尊生爱生的平民情结,这些无疑是两所学校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我们合肥五中与两所学校特别是栟茶中学相比,办学有着相似的校情,办学特色也有类似的追求,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两校办学经验,发扬五中人的高尚敬业精神,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尽快创建省级示范高中,更好地为广大市民子女求学服务。(合肥五中 胡焰根)

  把口号喊实

  教育理念新颖,教育模式科学,两所学校都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发挥着引路人的作用,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硬件设施完备,一幢幢教学大楼、实验楼、艺术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一应俱全,学生在此环境中,可以尽情地遨游于学海,吸取知识的营养。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两所学校从起始年级就培养学生的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须知,没有苦干精神,光有空洞的口号,是不可能取得很高成就的。开展特色教育,施展学生才华,通过科技节,环保月,教唱歌曲等一系列的活动,深化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巢湖一中 蒋春亚)

  校长人格与团队精神

  栟茶中学校长姚止平同志是一位省部级领导干部最小的儿子,在南海之滨、栟运河畔这个农村中学一干就是二三十年,勤奋耕耘默默奉献,逐步实现着自己平等教育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成才!可见,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办好一所学校需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实践一个办学理念必须有一个较长的周期。

  栟茶中学校办主任介绍说:我们没有秘密,只有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挑战极限的攀登精神;关爱人人的平民情节。只是这种团队精神,铸就了栟中今天的辉煌。论生源,他们的学生是被其他学校录取剩下的中等生。论师资,也是被其他学校挑剩的老师。全校没有一个特级教师,绝大部分的教师都是土生土长的农家、鱼家子弟,完成师范教育后又回母校教书。正是这支普普通通的教师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把平等教育理念,融入到每一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个考试之中。一批批学生被送入清华、南大、中科大…… (合肥四中 李晓红)

  以教师的发展为本

  两校共同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建设“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和谐校园。学校为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尤为可贵的是两校还提出了“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学校最高管理层,行管人员长期钻研校情,开展精细化管理,切实调动教职工的热情和智慧,师生拧成一股绳,齐抓共管,共同进步。如教师的安居工程(04年以前的教职工均享受低价位的福利房120~230平方米),引进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将教师的付出及教学成果与经济挂钩,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成长创造条件;学校管理层处处从教师利益出发,切实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如早餐工程(免费为教师提供且将提供的地点由食堂改至教学办公区);净菜工程(解决教师无时间去菜市场购买之忧),于细微处见精神,这都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实实在在的举措,拉近了干群距离,赢得了民心,有力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肥东县撮镇中学 彭其林)

  把平凡的事做好

  合肥教育正在进行大搬迁、大整合、大改革的情况下,教育视线的同志们又一次把握住教育热点,为合肥初、高中教育界同仁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转变的政治课。不论是如东中学“人文性、生态型、数字化”的办学特色,还是栟茶中学全力打造的“团队精神、攀登意识、平民情结”,都给参观同仁有较大启迪。尤其栟茶中学的校风育人、精致管理、朴实教学。正是我们追寻的方向。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育好每一名学生,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合肥三十八中 李存银)

  路在脚下

  如东高级中学在高三毕业班600分以上考生几乎占全体考生的50%之后,他们考虑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人文关怀上他们细致到把早餐送到教师身边,中午、晚上、准备可带的净菜来方便和节约老师的时间。为建设生态型校园他们硬把该地区内近200种稀有名贵树种、花草低价移进校园,与多个文化景园融园为一体,构建了层次分明、人与自然十分和谐的教育胜境。

  与如东中学相比,栟茶中学尤为可贵,他们虽是二流的学生、三流的教师、偏僻的环境,但不等不靠,不气不馁,硬是靠团队合作、山高人为峰的栟茶精神使多项指标超过一中、名列全省榜首。朴素的地方、朴素的理念、朴素的人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口号,依靠平民办教育,办好教育为平民。培养一人才,幸福一家庭。通过精细管理让学生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实在难能可贵。

  回来的路上,大家高兴地在车上开起了沙龙,畅谈感受,各抒己见,有位校长激情唱起“合肥教育路在何方?路在我们脚下” 后,车上顿时响起热烈掌声……(恒缘教育集团 陈孝云)

  如东县的两所国家级示范高中

  如东县的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和栟茶高级中学,都是闻名遐迩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如东高级中学学生志向高远、道德高尚、气质高雅、能力高强,高考成绩连续9年位居江苏省重点中学前列,并连续两年出现高考文科状元。每年有95%以上的高中学生走进大学,其中70%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中国80强名牌大学深造。数以万计的人才中涌现出不少共和国的部长、将军和名扬海内外的专家、学者……

  栟茶高级中学“以二流生源创一流佳绩”的高考辉煌,被专家誉为“栟中现象”。2002年501人录取本科,肖怡、曹剑、王震乾荣获全县高考总分前三名;2003年600分以上31人,居全省同类学校之首,638人录取本科,本科录取率达98%;2004年高考再创历史新高,生均总分593.5,居全省第一,600分以上306人,比率48%,居南通市第一;本科上线率91.2%,居南通市第一;语文、数学、化学、历史、政治、生物六门学科均分居南通市第一。被称之为:“南通高考史上的奇迹”。2005年高考再创奇妙,全校901人参考,本科上线869人,重点大学上线716人,生均总分582.57,比重点大学分数线高出22.57分,居全省第一……

  从最简单的事做起

  在栟茶中学的大门两侧有副对联: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一个真理:坚持遵循最简单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把最简单最朴素的对教师人格与劳动的尊重落到实处,就能够成为一所“不简单”的学校。问到秘诀,栟茶中学的校长姚止平说: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平民情结,就是我们的秘诀。把培养一个孩子上大学看作是帮助一个农民家庭脱贫致富,看作是为国家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父老乡亲的脱贫重任,栟茶中学担在了肩上,他们为此付出了全部精力和心血,精诚合作,挑战极限,创造奇迹。联系十七中的实际情况,我们要把栟茶中学那种对教师人性和人格的最纯朴的尊重,对教育教学最基本规律的最虔诚的实践学到手,我们要从最简单、最平凡的事做起,要有一个关爱人人的平民教育意识,把培养学生考上大学看作是帮助下岗职工的家庭摆脱贫困,帮助农民工的家庭解决后顾之忧,带领全校师生奋力拼搏,以发展为龙头,以奉献为导向,以爱生为尽责,以素质为杠杆,以团结为力量,以和谐为中心,谋求十七中新的崛起,开创十七中崭新的未来。(合肥十七中 蒋梅梅)

热门课程

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苏ICP备05033018号
Copyright 2005-2014, 版权所有 DaJiao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