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高等教育:原地踏步还是转折点?
2007年的高等教育界出现了哪些引发社会关注的事件、现象和政策?到底有哪些能成为影响中国高等教育进程的一分子?
本报特别采访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关注教育的学者、大学管理者以及资深媒体人士,他们对公众关注的热点以及没有注意到的现象进行点评,并分析影响高等教育进程的可能性。
无亮点说
程方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教育与科普研究所所长):
教育问题日益清晰明朗
今年高等教育的亮点不是很突出。很多问题都比较清楚和明朗,现在由坐而论道逐渐转向务实。大家都去做,声音就不像以前那么激烈。
比如,过去大家都说一流大学,现在看来一流大学不光是怎么学国外的,还有怎么把握自己的优势,中国人民大学把传统书院结合在自己的发展中,这个是很好的思考。
再如,高校行政化问题,前几年,大家从理念政策法规的比较方面关注得比较多,现在大家都关注实际操作。有的学校引进国外的校长,或者搞各种各样的改革。
我认为,高校过去的本科教育有点失去自我,高等本科的质量和特点应怎么把握,社会上关注得不多,但今年提得比较多。所以我个人感到很多高校由原来的消极应付评估变成现在的积极适应评估,因为评估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教育不能失去学术标准
今年国家推出了教授评级制,就是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分为几个等级。我们学校这两天都在评,其中教授分4级,这和工资挂钩。这个评级标准我把它称为国标,即国家级项目、国家级奖励。
这个评级制度会变成教育界没有学术标准,只有国家标准。为了在同一职称中达到更高的级别,教授以后会拼命去争取国家级项目,而没有办法安心做学问,这个弊端会慢慢显示出来。
对于今年高等教育无亮点的提法,我认为这并不是肯定也非否定,因为中国高教不能再折腾了。让教育回归教育、学术回归学术很重要,否则,大量精力都耗费在学术以外的事情上,教育还有什么希望?应该少点国家标准的东西,让大家耐心下来做学问最重要。
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在原来问题上的重新演绎
总体看来,教育是在原来问题上重新演绎。出现的一些问题、一直在提的建议,都给大家似曾相识之感,只是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来、借新的机会表达出来。
大学行政化问题最为激烈。首先是人事冲突,不管是张鸣事件还是张维迎事件以及安徽大学的魔芋大王事件,这些事情都是大学行政化的继续,并不是今年的新东西,而是进一步以更密集的方式显示出来。这给大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相信,这种现象还会继续接连不断地出现。高校官本位很严重,影响了大学作为社会灯塔的作用。这些问题暴露出来,可以让大家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高校行政化的弊端,但如果不能起到推动行政改革的作用,也就没有多大意义。
其次是行政评估。今年进入本科评估的高峰年,评估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北大清华复旦同济都接受评估,而围绕评估利弊的争议不断。如何淡化行政评估,而强调市场中介评价,这是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
只有专科学历的谢咏被厦门大学破格聘为教授,只是当前教育制度下的“灵光闪现”,不具有普遍意义。客观上说,校长、院长个体,在当前有作为的空间,但这一空间比较狭窄,中国高校要改变当前行政决策力量过于强大并影响学术发展的状态,需要更多的来自政府的力量以及社会的力量来推动教育改革。政府一定要推动与学校的关系的调整,而不能固守当前这种关系。例如,减少对高校的行政评估是调整这种关系的重要方面。
高考(Q吧)改革依旧令大家关注。高考30年是今年又一大事件。在纪念高考30年中,反思高考制度的文章很多,对高考改革的建议也不少,但是,由于受到对教育公平的质疑,高考制度的改革很难全面推开。2006年,复旦、上海交大率先进行了自主选拔录取试点,今年招生名额从300名扩大到500名,算是改革试点的一大进步,但总体来说,高考改革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
贫困生上学难问题正逐步解决。相对来说,比较具有积极意义的高等教育事件,一是免费师范生政策。这给一些学生提供了免费读书的机会,同时可促进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发达地区的师资力量问题。二是国家加大国家助学的力度,这对切实落实“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有重要意义。但是,在解决贫困生上学难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学生的不平等地位和对贫困生采取评议方式确认等也表明,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更大的努力。
我们期待教育每年都能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并将这种变化导入一个良性循环。但是还有如自主招生、培养成本等问题没有进展。这些问题,其实需要我们总结以前改革的经验教训,在新的改革中,朝解决问题或者更好的角度发展,只有一步步沿着正确的改革方向迈进的改革,才可能使高等教育改革找到突破口,并由此推动整体改革。没有这样的改革,一味等待整体、宏观的解决方案,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利于中国教育发展的。
王晓渔(同济大学副教授):
谢泳仅是个案
今年中国高等教育不进反退,近两年被反复批评的学术行政化愈演愈烈,希望学术行政部门去行政化就像盼望一个人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基本是不可能的。
像北京大学也迫于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压力拆除三角地信息栏,说明“大学之大,已经容不下一个信息栏”。这种状况怎么可能有大师?即使有凤凰,在这种鸡窝里也多半忙着与鸡争食。
张鸣事件更能代表中国高等教育的普遍状况,而谢泳事件仅仅是个案,总而言之,两个事件都无法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影响,因为高等教育还是“由上而下”地管理,学者的抗争或者个别院校的微调只是死水微澜。尽管如此,陈丹青、张鸣等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批评,依然值得我们关注。
呈现拐点说
潘懋元(厦门大学教授):
更加注重教育公平
今年高教界最有影响的大事是政府更加注重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对困难学生的资助上,今年是力度最大的一年,不仅如此,范围也由原先的公办大学扩展至公办的高职、高专院校,让更多的困难学生享受受教育的权利。
据统计,目前在普通大学、高职高专学校就读的困难学生要多于在重点大学就读的困难学生。但是,工人、农民子弟能进入重点大学就读的数量还在相对下降。
周洪宇(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土地置换是化解高校债务问题的有效途径
今年最有影响的事件是高校寻求用土地置换的方式来偿还高额贷款。像吉林大学提出用土地置换的方式来还贷,并得到教育部的同意,但是国土资源部却有不同的意见。一方面是教育部称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土地置换的方式解决高校债务问题;另一方面是国土资源部又强调,高校不得擅自转让国有划拨土地。政府两个部门形成PK的局面。
对于某些高校来讲,目前的债务问题非常突出,如果高校不能顺利化解目前的债务问题,那么这笔债务势必变成政府买单,政府买单就是老百姓买单。
在银行方面,如果债务问题不顺利化解,银行也面临着很大的金融风险。高校债务不化解,对社会、政府、银行、学生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地方政府支持高校,高校经政府批准将原先无偿划拨的土地挂牌上市,将出售土地所得的30%~40%交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又从中拿出5%~10%来用于当地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以改善当地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这是一种多方共赢的方式。因此,用土地置换的方式来偿还贷款是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的一个可行的、有效的途径。
对于高校土地置换还是要区别对待,目前很多高校在城市中心区域有一个老校区,由于发展的需要,又在城市边缘购置土地建设新校区。可用于置换的土地,应严格局限于高校处于城市中心区的老校区,而新建设的校区土地是应该禁止置换的。
高校用土地置换偿还贷款的方式也不会刺激高校的贷款需求。首先由于高校债务严重,债务已经达到学校资产的40%,已经处于不安全的状况,这遏制了高校的贷款欲望。其次,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也对高校增加贷款实施了有效监控。银行为了防范风险,对高校贷款也采取了紧缩银根的措施。
高校的债务问题是历史形成的,主要是满足老百姓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高校本科评估的压力造成的。风险总的来说还处于可控的状态。高校这些年近3000亿元的贷款也形成近1万亿元的国有固定资产,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因此高校贷款是合理的、必需的、必然的,也是有一定风险的,但成绩还是主要的。
高等教育也要引进竞争机制
今年高教界最有影响的事件一个是本科评估,另一个是张鸣、邹恒甫事件。
张鸣、邹恒甫事件为行政权力和教授权益矛盾的激烈体现。如果要保证大学的自由发展,必须采用教授治校的方式,强调学术标准而非行政标准。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行政化不是越来越削弱,而是越来越强化,张鸣、邹恒甫事件可以启发人们更多思考这些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什么叫大学?从事大学管理的人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大学应该把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目标,以传承古往今来的知识为己任,带领学生追求新的知识和真理。行政权力过大是不合理的,教授的独立性、职业保障应该受到保护。
从根本上讲,解决大学行政化问题的途径还在于大学多元化,不仅仅有公立大学,也应当有私立大学,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大学中来。现在大学之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